第15届莫斯科航展开幕 俄新型单发五代战斗机亮相
对已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但实施新用途环境管理的化学物质,用于允许用途以外的其他工业用途的,应当在生产、进口或者加工使用前,办理新用途环境管理登记。
参照国家改善首都北京环境空气质量的模式,山西省以太原为中心,实施以承载力定发展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力争在1+30城市统一治理步调、统一治理标准、统一预警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报体系。依照PM2.5平均浓度由低到高(空气质量由好到差)排名,前三位分别是交口县、五寨县、娄烦县。
其中,15个地区重污染天数为零。5月9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通报了20192020年秋冬防期间全省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全省119个县(市、区)中,17个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恶化,4个县(市、区)同比持平,98个县(市、区)同比下降。重污染天数为零的县(市、区)为沁源县、平顺县、盂县、武乡县、神池县、岢岚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沁水县、永和县、五寨县、宁武县、阳高县、云冈区。同时公布的,还有1+30区域重点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其中,娄烦县以37.3%的降幅,位列全省第一。1+30中的1即太原市,30即太原周边区域的30个县(市、区)记者了解到,四川省气象局专家预计2020年4~6月全省平均降水量320~330毫米,较常年均值略偏多。
因此,川西高原大部、攀西地区大气自净能力较好,盆地西南部、南部大气自净能力接近常年,盆地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地区大气自净能力较常年偏差,容易出现污染天气。气象分析预测今年气温偏高,一季度臭氧污染时间又有所提前,臭氧污染形势严峻,各地完成优良天数率目标受臭氧影响越来越大。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积极应对疫情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稳定改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四川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49.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7.3%,全省优良天数率88.4%,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同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但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偏南风水汽输送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为此,会议部署将在坚持依法治气,加强复工复产指导的同时,及早开展臭氧污染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两项行动,实现复工复产与空气环境质量改善良性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平均气温19.5~20.0℃,较常年均值略偏高,全省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1.0℃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介绍。记者了解到,四川省气象局专家预计2020年4~6月全省平均降水量320~330毫米,较常年均值略偏多。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积极应对疫情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稳定改善。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四川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49.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7.3%,全省优良天数率88.4%,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面对不容乐观的大气形势,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赵乐晨透露,二季度在常态化大气减排基础上,将及早开展臭氧污染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两项行动。气象分析预测今年气温偏高,一季度臭氧污染时间又有所提前,臭氧污染形势严峻,各地完成优良天数率目标受臭氧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成都平原地区PM2.5平均浓度46.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蓝天白云,这样的春日盛景能一直持续吗?4月8日下午,记者从2020年第二季度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今年1到3月,四川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气为主,但进入4~6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均值略偏高,臭氧污染形势严峻。为此,会议部署将在坚持依法治气,加强复工复产指导的同时,及早开展臭氧污染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两项行动,实现复工复产与空气环境质量改善良性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平均气温19.5~20.0℃,较常年均值略偏高,全省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1.0℃。2019年四川全省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增加28天,臭氧首要污染物率37.3%。
因此,川西高原大部、攀西地区大气自净能力较好,盆地西南部、南部大气自净能力接近常年,盆地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地区大气自净能力较常年偏差,容易出现污染天气。同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但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偏南风水汽输送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政府投资工程等项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其他社会投资项目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全面排查国、省道和市政道路破损路面,及时组织修复。根据济南环境APP软件,对区县PM10数据每月排名通报,对排名后3位的重点督导,一次曝光,连续两次约谈,连续三次移交问责。实施分类道路分级保洁作业方式,全部使用高压清洗车,重点提升城乡结合部、支路街巷等区域保洁水平,主次干道机扫率、洒水冲刷率分别达到100%。
线性工地、城区工地和排名后20位的道路率先推广生态环保抑尘剂。莱芜区、莱芜高新区执行20%,平阴县、商河县执行15%。
全面排查练车场、各类室外停车场,地面未硬化的硬化处理,硬化破损的及时组织修复。(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负责)露天矿山与石料厂整治。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开展复绿专项行动,动态更新裸土台账,短期内不能复绿的推广使用抑尘剂。
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带适时冲洗叶面。清扫冲刷城区单位门前及周边不属于市政道路的地面。通过在重点区域和重点线路设立定点查纠岗位、采取大货车在城区重要路段禁行限行措施等方式查处物料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与行政执法部门建立扬尘违法案件快速移交和处罚反馈机制,对问题多、污染严重的项目挂牌督办,通过行政罚款、停工整治、约谈法人、通报批评、计入不良行为记录、降低信用等级、暂停投标资格,直至清出济南建设市场等措施,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运输砂石、灰浆、煤炭等各类易扬尘散装、流体物料的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行驶,不超量装载,不遗撒、泄漏物料。对颗粒物考核排名落后的道路严管严控,全市排名后20的路段原则上限期3个月内退出,或环比改善幅度应达到30%以上。
组建渣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渣土车专项整治,对准入企业、车辆全面复核,建立渣土运输企业动态评分机制,实施分级管理。(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济南市城管局、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济南市水务局、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负责,各区县政府〔含代管镇、街道的功能区管理机构,下同〕落实,以下均需各区县政府落实,不再逐一列出。
施工现场严禁露天喷漆,焊接作业应采取大气污染物收集处理措施。开展露天矿山摸底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所有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规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露天矿山,依法予以关闭;对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治,不达标不得恢复生产。
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省要求。对贮存易扬尘物料堆场密闭化改造;不能密闭的,设置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依据科学合理的PM10来源解析成果,根据济南市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的区县及有关部门PM10分担数值、比例等权威数据,探索实行PM10改善指标分担制,当济南市PM10位列全国排名后20时,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有关部门应向工作组书面提交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梳理摸底市政道路接口情况,对工地至城市道路的连接路面进行硬化,接入市政道路的各类支路至少硬化200米。
组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清查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治理情况。(济南市城管局、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渣土整治。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济南市城管局、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济南市水务局、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负责)。提高绿色施工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拆迁拆违、施工建设、装饰装修等项目高围挡封闭化作业方式,有条件的实施全密闭化作业(夜间施工、白天恢复通行的弹性交通组织的道路施工除外)。
规范渣土消纳场出入口设置,落实工地、消纳场两端冲洗制度。对渣土车实行全时段监管,规范车辆通行时间和路线,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密闭不严、沿途撒漏、非法倾倒等行为。